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2023专题汇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最新报道

创新引领,“千泉之城”涌新能 ——山东济南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启示

2023

/ 07/08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手机查看

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所创办的美食街暨农民创业基地,为村民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资料图片

济南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图为浪潮集团的专利墙。资料图片

济南中央商务区夜景。宋楠摄/济南中央商务区供图

  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考察时强调,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盛夏时节,伴着清脆的鸟鸣,走进位于济南北部、黄河北岸的比亚迪汽车工业园内,十几栋员工宿舍楼拔地而起,时尚气派而又不失温馨。

  而在一路之隔的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一期总装车间内,则是一片繁忙景象:各种零部件由智能导航小车牵引送达指定位置,工人在自动化控制的生产线上进行组装测试,整装完成的新能源汽车快速驶向高度集成的专业智能检验线。

  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考察时强调,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近日,光明日报、山东省社科联、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社科联组成调研组,深入科研机构、企业园区等,探寻济南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奋力推动济南发展由“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转变的内在逻辑。

  1.塑造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新优势

  跨过黄河,调研组驱车进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只见塔吊林立、高低错落,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大型机械不断轰鸣,工人们正加紧施工。

  前不久,在这里,总投资486.5亿元的3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覆盖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个领域。

  作为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主阵地,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寄托着省会济南“千年一跨、拥河发展”的历史使命。

  “起步区规划面积与济南现有建成区面积相当,定位为济南城市空间拓展的主阵地,起步区的建设将让黄河从制约发展的天堑变为融合两岸的生态纽带。”济南市副市长、起步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李国祥告诉调研组,“起步区蓝绿空间占比大于70%,每一个项目都体现绿色理念,每一栋建筑都是绿色建筑,我们将着力打造一座绿色智慧宜居的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新会展等产业主攻方向,起步区相继落地建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国电投氢能产业基地、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批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重点项目。

  “我们选择落地起步区,既是积极响应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主动践行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更是青睐起步区丰富的氢能应用场景和精简高效管理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颖说,去年年底公司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供能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及车用系统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实现投产,根据市场情况计划建成万台产能。

  获批设立两年来,起步区高端高质高效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实现了从“白纸作画”到雏形初显,从开局起步向全面起势加速迈进。

  在起步区的引领带动下,济南“新十字”城市发展新格局已经落地见效,东部中央商务区、汉峪金谷等四大片区崛起成峰,创新创业的活力日益迸发;西部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片区医疗资源集聚势头强劲,医学高地正在加速崛起;南部生态南山、多彩南山、诗画南山的魅力正在彰显;中部明府古城特色文化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正向着“宜居宜业宜行宜乐宜游”的蓝图有机更新。

  五一黄金周,鄂尔多斯一家能源企业负责人贺永平专门来到济南中央商务区考察。当夜幕降临,经十路两侧近百栋地标性建筑联手亮灯,泉城特质与时代感交汇的巨幅形象画滚动播放。“多年前路过时,这里还是一片旧厂房和老破小住宅区,现在的变化令人震撼!”贺永平惊叹这是“山东版的浦东”,并迅即决定开设分公司。

  事实上,作为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济南中央商务区已悄然成为引领强省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和桥头堡。

  在济南中央商务区规划展厅,调研组看到,以“山泉湖河城”五座超高层塔楼为代表的高端建筑拔地而起、气势恢宏。走出展厅,蓝天下的济南中央商务区高楼林立,“齐鲁第一高”格外醒目,建设工地热火朝天,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正在崛起。

  “五大超高层地标建筑已有三座实现封顶,其余两座也正在加紧施工。”济南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主任王海清向调研组介绍,历经8年的开发建设,中央商务区已累计建成商业商务载体260万平方米,汇聚各类优质企业65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25家,位列中国商务区综合竞争力20强第13位,跻身全国一流中央商务区行列。

  2.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标杆

  六年前,出完最后一炉铁水,建厂59年的济钢在济南的钢铁生产线全线停产,成为我国首家全面关停钢铁主业的千万吨级城市钢企。

  “济钢的钢铁产线全面停产是去产能,而不是‘去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关键。”济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薄涛向调研组表示,六年来,济钢积极探索“产城融合、跨界融合”的发展新模式,闯出了一条传统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路子,实现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2021年,济钢营业收入447亿元,远超钢铁主业停产前的水平,重返中国企业500强。”薄涛表示,踏上新征程,济钢集团将围绕关键基础材料、关键核心技术、关键资源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三大产业领域,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

  济南是闻名中外的“天下泉城”,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41个工业大类中,济南拥有38个,是全国拥有工业门类最多的城市之一。2020年济南市高规格召开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动员大会和推进大会,作出工业强市战略的决策部署,吹响向“工业”再进军的号角。

  不仅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全面发力,济南数字经济发展也一马当先。

  面对奔涌而至的数字浪潮,济南牢牢把握先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新特征新趋势,统筹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一体推进。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8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7%以上,稳居全省首位,跃居2022全国数字经济城市排行第6位,连续5年入选“中国领军智慧城市”,成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三区叠加”的城市,“数字经济”已成为济南的鲜明标签。

  走进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导向车传送物料、有轨制导车辆协助进行工序转换……一个54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如今只需要39名生产人员。依托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新能科技针对一二次融合产品积极建设数字化车间。

  “浪潮云洲为工厂快速定位堵点、卡点、痛点,以‘精益+智能’的服务方式,制定了精准的建设方案。”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咨询顾问张亚兵表示,通过增加声、光、电等传感器,帮助哑设备发声,实现设备与人的互联互通,以精益思想重塑业务流程,建立了更加科学、规范、标准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通过浪潮云洲赋能,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7%,产品一次合格率提升了17%,车间综合运营成本降低了17%。”新能科技生产制造中心主任薛俊杰告诉调研组,去年公司投入2000余万元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当年综合效益增加533万元,今年的目标自产产值是去年的两倍,达到3.8亿元。

  在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浪潮集团近年来积极实施硬件、软件、云计算服务“三轮驱动”战略,在工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等七个方面,形成了人才、技术、产品等优势,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工业加速崛起的背后,越来越多的“济南制造”品牌开始涌现,中国重汽高端重卡商用车、二机床大型冲压生产线行业领先,走向世界;齐鲁制药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医药科技前沿;华熙生物透明质酸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3.打造硬核科技创新策源新引擎

  沿着济南市经十路一路向西,进入紧邻京台高速、背靠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医疗健康科技创新产业园,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调研组看到,实验室楼宇主体已初步落成,结构加固、管道安装、装饰建设等重点建设领域快速推进。

  作为济南建设的3家省级实验室之一,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担纲领衔,着重在“微生态与感染”“微生态与衰老”和“微生态与颠覆性生物医学技术”三个战略研究方向上发力。

  “该实验室以‘国内领先、不可替代、世界一流、引领发展’为宗旨,致力打造成为国际先进的‘科研—转化—应用’创新平台。”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济说,为使这一平台尽快发挥科创引领作用,医学中心将不遗余力协调推进实验室建设工作。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南屏介绍说,目前,实验室整合浙江大学、浙大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优势资源,并与多个国内知名医药生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功构建了一条从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产业化实施到推广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将为济南、山东乃至我国生命科技领域创新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放眼济南,一批大科学装置已陆续在这里落地生根:全球最先进、功能最全的大气环境模拟平台在济南开工建设,代表量子领域国家战略创新最高水平的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获批建设,国内领先植物基因编辑工程化研发平台在济南正式启用,15家“中科系”科研院所落地济南,超算中心、量子谷、算谷、未来网络研究院、国家金融业密码应用研究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积蓄成势……

  驱车进入位于济南市经十东路的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科技园内,一个巨大的圆环形建筑吸引了调研组的注意。在这个造型独特的建筑前,“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以下简称“济南超算”)十个大字一字排开,赫然入目。

  进入“济南超算”,巨型屏幕上“超级计算,智创未来”的标语格外显眼。跟随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区域,只见数千台一人高的主机整齐陈列在玻璃之后,相互串联;在机身上印有深蓝色的涂装,上面写着“山河”二字。

  “这是2021年在济南超算建成的新一代‘山河’超级计算平台,其综合算力处于国际前列。”济南超算副主任、济南超级计算技术研究院院长潘景山介绍说,目前济南超算国产化软件并行优化、移植优化人员团队近200人,已经移植了1300多款常用计算软件,促进我国超级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高速发展。

  在ISC2023高性能计算大会上,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科技园构建的验证性计算集群(Cheeloo-1)在10节点研究型榜单登顶夺冠,继济南超算山河计算集群在ISC2022夺冠后再次大幅刷新了该榜单历史最好成绩,领先以往历史记录15倍!

  参加此次大会的济南超算团队相关负责人、济南超算总工程师王继彬告诉调研组,该项佳绩不仅意味着济南超算的存储基础设施问鼎全球,也标志着我国存储系统实现“弯道超车”。

  通过持续培育引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济南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不断强化,碳化硅材料、高功率芯片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制国际首个集成化多通道量子频率转换芯片,全球首颗实现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卫星发射升空,全国首个星间激光通信互联遥感卫星星座即将组网……

  资料显示,济南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在全国创新型城市排名中居第14位,跃居2022全球科研城市100强第36位,成为“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

  4.探索新旧动能转换的经验与启示

  从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到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谋划推动“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再到如今的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提档升级,省会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充分释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重大国家战略加快落地见效,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激发新动能,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不断探索新路径,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作出新示范。

  示范先行,在服务发展大局中扛牢战略使命。抢抓国家战略叠加赋能的历史性机遇,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奋力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济南落地起势。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班列+跨境电商”业务模式,累计开行中欧班列5000余列,助力实现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扎实推进“强省会”战略,大力推动济淄、济泰、济德同城化,联动聊城、滨州等周边城市一体化,全面推进设施共联、人才共用、产业共兴、市场共建、开放共赢、生态共保、社会共治、服务共享等领域合作,全面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迈向新台阶。

  自立自强,在锐意改革创新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改革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必须用好改革这“关键一招”,用活创新这“第一动力”。济南始终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系统布局关键创新资源,依托齐鲁科创大走廊规划建设齐鲁科学城,构建“超算中心创新圈、产研院创新圈、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创新圈、山东大学创新圈”四圈联动格局,推出“高校20条”“双创19条”“人才新政30条”等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构建“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创新要素高效活跃、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创新企业异军突起”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生态优先,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印发实施《济南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突出“含绿量”,降低“含碳量”,谋划推动总投资超过2.4万亿元的1301个重点项目。坚决贯彻“四水四定”,全面开展入黄支流综合整治,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形成景观效果。加强南部山区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泉群保持19年持续喷涌。持续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成果,建成“千园之城”,绿水如眸、青山如黛的泉城特色风貌愈加彰显。

  人民至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凝聚发展合力。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大力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计划,聚力打造节水典范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畅达城市、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持续推进平安济南建设,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获评“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勇夺“四连冠”,泉城因文明更美丽,人民因城市更自豪!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本报记者赵秋丽、李志臣;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刘为民;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张中英,副研究员任栋、张磊、马方奎,助理研究员鹿晔;济南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卞文;《山东宏观经济》副主编袁超)

责编:

审核:姜凯宁

责编:姜凯宁

相关推荐 换一换